北方的冬季總是給人冰天雪地、萬物蕭條的印象,但是,卻是移植栽種樹木的好時節,植樹造林利國利民,不僅有利於保護環境,更可以庇護農田,防止水土流失,有利於生態持續向好發展。現在天氣漸冷,露水凝結成霜,大多數種類的樹木陸續進入休眠期,而一年一度的冬季植樹造林工作卻在此時拉開了帷幕。那麽,冬季栽樹的好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呢?
冬季移植栽種樹木的好處主要有以下四點:
一、造林成活率高。這一時期,氣溫低,空氣濕度大,蒸發量小,土壤墒情好,苗木本身水分充足,營養充分,移栽的過程中不易失水,能保持較多水分;苗木與新換土壤適應期較長,到土壤封凍以前苗木受傷根係可得到愈合,下年初春苗木能提早發芽,成活率高。
二、苗木可選性強。可在苗木生長季節充分觀察苗木的長勢,選擇養分充足、生長健壯且充分木質化的優質苗木。
三、可避開苗木病蟲害高發季節,有利於苗木健壯生長。冬季植樹,氣候涼爽,害蟲大多開始收斂結繭進入冬眠,各種病蟲害發生率較低,是苗木成活生長的大好時機,到下年初夏病蟲高發季節,苗木已具備了一定的抵禦能力。
四、造林適宜期限較長。自苗木落葉到土壤封凍前均可造林,且正值農閑時節,勞動力豐富,有利於組織高質量苗木,降低工程成本。
除此之外,對於一些大型樹木,比如山桃、白楊、白樺等在移植時對根部要求特別嚴,散土時極易傷根,隻能進行凍土移植,也就是根部凍成坨後成坨開挖,起苗時要十分注意,盡量保持根係完整,一般樹的主根長不應少於25厘米,常綠樹要帶土球,土球直徑應是根際直徑的6~8倍,栽樹時要使樹苗的根係舒展,栽好後砸實。
由於在冬季,樹木正處於休眠期,栽植後不需要澆水,待來年開春地溫上來,汁液開始流動後再補充水分和養料。雖然免去了澆水等流程,但冬季栽樹的講究卻一點也沒有少,栽好後還需要鋪加毛石粉,對樹木進行保溫。
其實,冬季栽樹的好處還是很多的,同樣,需要注意的問題也不少,雖然冬季氣溫較低,但如果按照相關要求和規程進行栽種,不僅不會影響到樹木的生長和發育,還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